当甲骨文棋牌游戏- 棋牌游戏平台- APP下载“走入”数字世界(博物视界)
2025-11-22棋牌游戏,棋牌游戏平台,棋牌游戏APP下载
柏林民族学博物馆北亚和东北亚部策展人亨丽埃特·拉沃—弗雷库尔介绍,1913年,德国学者安娜·伯恩哈迪在馆内刊物《贝斯勒档案》发表论文,对维尔茨捐赠的711片甲骨进行初步研究,公布其中一些照片,并对部分甲骨线年起,她开始为甲骨制作信息卡片。这些研究论述、手写索引与译注成为当代学者追溯复原此批甲骨原初状态的重要资料。百余年来,王俊铭、李棪、胡厚宣、黄然伟等几代中国学人接续努力,对这些馆藏甲骨进行整理、摹本、拍摄、收录,沉睡异域的殷墟遗响渐传于世。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对文物进行数字采集在全球博物馆逐渐开展,对这批甲骨进行全面、系统的数字采集与精细研究,亦成为中德学者的心愿。
转机来自中德双方的通力协作。郅晓娜的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宋镇豪和山东博物馆摄影专家周坤等人远程指导,柏林民族学博物馆立体文物摄影师弗兰克·马丁、平面文物摄影师米娅·洛茨给予技术支持。在微距拍摄、反射变换成像技术、紫外荧光成像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帮助下,一张张从骨面到边缘,每一个字口、每一个钻凿都纤毫毕现的“超级甲骨照片”呈现在电脑屏幕上。其中反射变换成像技术的应用,首次实现全部甲骨的三维动态影像采集,不仅提升了研究手段,也成为海外大宗甲骨整理工作的里程碑。
当甲骨文与现代科技相遇,它们不再是学术研究中的神秘符号,而是以全新方式走进公众视野。9月8日至9日,柏林民族学博物馆主办“殷墟甲骨文国际学术研讨会”。会上,英国爱丁堡大学教授耿幽静为德国公众举办讲座,生动讲述利用现代摄影技术和实验考古方法,模拟、复原中国早期甲骨占卜的故事。透过龟甲兽骨上拙朴的一笔一划,听众得以探知古人的生活痕迹。这些从殷墟出发的文字,正以数字化形态与当今世界产生联结,让遥远的历史变得真实可见,让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继续回响。


